裁判被揭穿,单节罚17次,韩国队背后的黑手竟是他!
那场比赛,巴林本有机会拿下胜利,却被顾全在最后时刻补篮绝杀。
西亚裁判与西亚球队之间的“亲近感”,在亚洲篮球赛场早有争议。
伊朗作为西亚篮球的代表,在亚洲杯历史上拿到过三次冠军,而其他西亚球队甚至从未登顶。
中国队在亚洲杯的历史战绩是16冠1亚2季,长期压制西亚球队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裁判的每一次判罚都被放大解读,尤其是涉及西亚球队晋级利益的比赛。
在这场中韩对决中,韩国队如果能够晋级四强,将在半决赛遇到另一支西亚球队伊朗。
韩国队核心后卫尹孝锡因伤缺阵,实力明显下滑,在与伊朗或其他西亚球队的对抗中劣势明显。
对于西亚篮球来说,这意味着季军争夺战中西亚队伍有更大机会胜出,提升整体战绩排名。
这样的赛程利益关系,让不少人怀疑裁判的判罚动机。
不仅中国队,日本队也曾成为“受害者”。
在日本与黎巴嫩的八强附加赛中,主裁判同样是苏瓦伊里。
比赛过程中,日本球员多次对判罚表达不满,其中一次西田优大在一次防守中被吹犯规,愤怒地抱头大喊。
赛后,日本媒体用“吹罚不明”“神秘的犯规判定”来形容这场比赛,并直接质疑裁判的尺度偏向黎巴嫩。
这种判罚争议的背后,是亚洲篮球复杂的地缘与利益博弈。
FIBA亚洲杯自澳大利亚加入后,东亚球队的压力加大,而西亚球队在面对东亚强队时,除了场上的实力比拼,裁判因素也成了不可忽视的变量。
场上哨声的倾向性,往往在比分胶着时产生巨大影响。
在中韩这场比赛中,韩国队单节17次罚球的数字极为罕见,尤其是第三节开始前两分钟,韩国队就已经站上罚球线三次。
中国队的防守强度并没有突然升级到粗野的地步,更多的是一些正常的身体对抗被吹成犯规。
而反观韩国队的防守动作,不少抱摔、拉拽甚至直接用手推人,都在裁判的视线中被忽略。
场外的质疑声并非空穴来风。
亚洲篮球裁判来自不同的区域联盟,西亚、东亚、东南亚等都有各自的代表。
西亚裁判执法西亚球队的比赛时,媒体和球迷的关注度往往会更高。
过往的比赛录像显示,一些西亚裁判在关键时刻的判罚倾向性非常明显,比如在西亚球队落后的情况下,更容易给对手判罚进攻犯规,或在防守端为西亚球队制造罚球机会。
在社交媒体上,这场中韩比赛的裁判尺度已经引发大量讨论。
有人统计了第三节的犯规分布,发现中国队仅在这一节就送出17次罚球,其中至少有6次是高度争议判罚。
视频片段显示,有一次韩国球员突破时主动伸手勾住周琦的手臂,周琦被迫挣脱,反而被吹拉人犯规。
这类判罚让中国队的防守球员陷入困境,不敢使用正常的身体对抗,导致场面被动。
在西亚篮球圈内,苏瓦伊里的名字可谓“响亮”。
他不仅多次执法西亚球队的关键比赛,还多次在国际赛事中引发争议。
2019年西亚男篮锦标赛,他在叙利亚对阵伊朗的比赛中连续吹掉叙利亚队的进攻回合,帮助伊朗完成逆转。
当时叙利亚篮球媒体也曾就此提出过批评。
对于运动员来说,裁判的尺度不可控,但一旦这种尺度长期倾向某一方,就会对比赛公正性构成伤害。
在亚洲杯这样的洲际赛事中,裁判的每一次判罚不仅关乎场上比分,还可能改变整个淘汰赛的走向。
中韩之战虽以中国队取胜收场,但裁判因素在赛后成为比比分更受热议的话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